4/13 Palm Sunday
/中文摘要 (Chinese Summary)
引言:
今天是棕榈主日(也称“圣枝主日”),纪念耶稣荣入耶路撒冷。民众挥舞棕榈枝,将衣服铺在地上,高喊“和散那”迎接他。讲道者分享了自己对基督教节期(如四旬期、圣周、受难日、复活节)从不熟悉到认识其重要性的过程,强调虽然每天都应是主的日子,但纪念重要节期有助于我们反思信仰。复活节比圣诞节更重要,其预备期是长达40天的“四旬期”(大斋期),从“圣灰星期三”开始。圣周是四旬期的最后一周,耶稣在此期间受难。
耶稣受难周的最后几天(周一至周四):
棕榈主日: 耶稣荣入耶路撒冷,受到群众欢呼。但他并未喜悦,反而为耶路撒冷即将面临的审判(公元70年罗马军队的毁灭)而哭泣,因他们不认识和平之路和眷顾他们的日子。
周一: 耶稣咒诅只有叶子没有果子的无花果树,象征虚有其表、没有真正信仰果实的以色列。他再次洁净被兑换银钱和买卖之人玷污的圣殿,显明他对虚伪和失去信仰本质的愤怒。
周二: 这是耶稣密集教导门徒的一天。他借枯干的无花果树教导信心的祷告大有能力;称赞穷寡妇的奉献,显明神国价值观与世界的不同;用三个比喻(两个儿子、凶恶园户、婚筵)警告人们要真心悔改、抓住神国的邀请,不要徒有外表而失去永恒价值。
周三: 一位妇人用极贵的香膏膏抹耶稣。门徒认为这是浪费,但耶稣称赞这是为他安葬所做的美事,强调出于爱心的奉献绝非浪费。
周四:
最后的晚餐: 耶稣设立圣餐(饼和杯象征他的身体和血),命令门徒如此行以纪念他的牺牲,并宣告他的死,直等到他再来。圣餐也是与主联合、经历爱的时刻。
洗脚: 耶稣为门徒洗脚(包括犹大),示范了教会领袖应有的谦卑服事和彼此饶恕的榜样。饶恕是基督徒的责任和特权。
预言与新命令: 耶稣预言彼得不认他,并安慰他。他赐下“彼此相爱”的新命令,强调这是最重要的诫命。
客西马尼园的祷告: 耶稣在极度痛苦中祷告,汗珠如血点滴下,祈求父神若可能将苦杯挪去,但最终顺服父的旨意(“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”)。这显露了他最真实、最软弱的一面,教导门徒要真实无伪地活在神面前。
结论:
耶稣受难周所做的一切,是为了揭示真理,呼唤人们悔改,活出真实的信仰。他斥责虚伪,显明自己的软弱与顺服,教导爱与饶恕。受难周提醒我们要在“耶稣”这面镜子前审视自己,面对真实的自我虽然痛苦,但能带来真正的自由。本周五是受难日,是耶稣最终走上十字架,为罪人开辟希望和救赎之路的日子。鼓励大家在本周默想耶稣的经历,洁净内心,反思教导,为主“浪费”,并以真实的生命面对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