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7日 立定心志
/使徒行传讲道 59
日期: 2025年9月7日
主题: 立定心志,
恒久靠主 经文: 【使徒行传 11:22-30】
22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,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,走到安提阿为止。 23 他到了那里,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,劝勉众人,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。 24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,被圣灵充满,大有信心。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。 25 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, 26 找着了,就带他到安提阿去。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,教训了许多人。门徒称为“基督徒”是从安提阿起首。 27 当那些日子,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。 28 内中有一位,名叫亚迦布,站起来,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。(这事到克劳狄年间果然有了。) 29 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,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。 30 他们就这样行,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。
讲道内容
在安提阿这座位于现今土耳其的大城市里,外邦人和犹太人首次共同组成了一个社区。一个教会就此诞生,它不是由相同文化和民族认同的人建立的,而是由一群拥有唯一共同身份——Christianos(“属基督的人”)——的人建立的,无论他们是谁。
耶路撒冷的教会听到了这个消息,就派巴拿巴前往。当他亲眼目睹这奇妙的景象时,一定深受感动。然而,在第一印象之后,他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极其艰巨的。
想一想当时安提阿教会的情形。一边是相信独一真神耶和华、重视严格律法、并按照规矩生活的犹太人;另一边是信奉各种杂神、随时可以按需寻找新神、用各种怪异方式献祭的外邦人。让他们组成一个共同体,绝非易事。仅仅是一起吃顿饭,会有多少不自在的地方呢?
所以,看到这复兴的景象,虽然充满了感恩和恩典……但如果我处在巴拿巴的位置,要教导这样一个不断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涌入的教会,并把它建立成一个世上从未见过的、合一的、像样的教会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。
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,他们无法与那些不知羞耻地犯罪的外邦人亲近。因为圣经的律法书明确命令他们要与外邦人分别开来生活。
出埃及记 34:15-16 “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,百姓随从他们的神,就行邪淫,祭祀他们的神,有人请你,你便吃他的祭物,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,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,就行邪淫,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,就行邪淫。”
在申命记的时代,命令更加严厉。
申命记 7:5 “你们却要这样待他们:拆毁他们的祭坛,打碎他们的柱像,砍下他们的木偶,用火焚烧他们雕刻的偶像。”
上帝是永不改变的,那么祂对外邦人的旨意为何似乎改变了呢?看待圣经的一个重要视角,是将全人类视为一个从童年成长到成熟的个体。上帝始终如一,但我们不断在变,上帝便根据我们所处的阶段来对待我们。祂对我们个人如此,对全人类也是如此。
在从旧约到使徒行传的进程中,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点。那就是耶稣的十字架受难和复活。
在旧约时代,有些民族败坏到了除了被上帝整体灭绝外别无他法的地步——那些邪恶的人甚至将自己的孩子献给偶像!但现在,天父上帝通过耶稣,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可以被饶恕的道路。
各位!这就是十字架恩典的浩大。它不仅拯救了像我这样在罪中挣扎、甚至在污泥中作乐的堕落之人,还将我洗净,给我穿上新衣,并称我为“我所爱的儿子!”和“我纯洁的女儿!”。这伟大的恩典就是十字架的爱。
因此,任何人——无论是韩国人、中国人还是美国人——只要接受耶稣基督为主,成为祂的产业,成为一个 Christianos!他们所有的罪就都得到赦免,并得以重生,获得来自天上的、永恒的新生命!
圣经中四次记载的一个独特事件表明了这一变化:彼得因拒绝从天上降下的布中所包裹的不洁动物而受到主的责备。这一事件废除了那些使犹太人和外邦人无法融合的饮食律、祭祀律和社会律。
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,一条新的救赎之路为全人类打开了。通过这条救赎之路,一种被称为“基督徒”的新人类得以出现。
既然如此,律法现在被废除了吗?耶稣告诉门徒,他们必须比法利赛人更遵守律法,并明确宣告祂来不是要废掉律法,乃是要成全。
耶稣在这里所说的“律法”,指的是以十诫为代表的律法的本质——其精神——这是我们与上帝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。它关乎对上帝的绝对忠诚,以及通过关心和帮助他人来和善地生活。
耶稣将此总结为两条大诫命:尽心、尽性、尽意爱上帝,并且爱人如己。祂命令我们不仅要用行为去爱,更要用心去爱,因为发自真诚爱心的行动才是对律法的成全。安提阿教会证明了这一点是可能的,至少在教会内部是如此。
重生的外邦基督徒
现在,请想象一下这个教会里的外邦人所经历的转变。一切,从头到尾,都必须改变。他们必须彻底抛弃充满各种偶像的生活,从头开始建立新的根基。
大多数人信主后,会戒掉烟酒,这自然会改变他们常去的地方和交往的朋友。甚至他们与人见面的时间也会改变。在像韩国这样的地方,连手机铃声都会换掉。他们会经历从头到脚、彻头彻尾的改变。
毫不夸张地说,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最大的变革。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注意到,最重要的是,他们自己对这种变化感受最深。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了这个世界。
今天的经文特别提到,以外邦人为主的安提阿教会,为帮助耶路撒冷的教会而募集了捐款。这是教会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一个教会帮助另一个姊妹教会。
对于我们这些熟悉基于基督教的西方文明和教会文化的人来说,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和为救济募捐可能并不令人惊讶。然而,当时的外邦人一生都生活在一种“强权即公理”的文化中,强行夺取他人的妻子或财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。
你知道什么娱乐最让罗马人兴奋吗?他们喜欢在斗兽场观看强者杀死弱者,并将其视为一种游戏。对于这些崇尚绝对权力的外邦人来说,拿出自己的财产去帮助弱者是完全不可思议的。
事实上,所有的偶像崇拜不都是对金钱、权势、名望等有形力量的崇拜吗?因此,若不是圣灵在这些人心中工作,他们绝不可能自愿为一个他们素不相识的、更弱小的群体捐款。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。
这件事发生在安提阿教会,表明那里的外邦人不仅仅是随大流。这证明了那里有一场真正的复兴,他们已从天上的永生中重生。这场复兴的证据,无论对外界还是对他们自己,都是无可否认的。
重生的犹太基督徒
另一方面,对于安提阿离散的犹太人来说,这些行为与他们一贯的做法没有太大区别。在某种程度上,他们就像今天教会里“生在信徒家庭的孩子”。
他们一生都过着信仰生活。即使他们尚未亲身遇见耶稣,未曾藉着圣灵重生,也未曾以耶稣为主而活……但他们从小就去会堂,熟悉那里的文化,背诵经文,受过施舍和奉献的训练,熟悉赞美诗歌,若被要求祷告也能滔滔不绝。
所以,即使当他们真的在属灵上遇见了耶稣,并开始感觉到、经历到祂活在他们里面时,外在又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呢?他们仍然会去教会、祷告、赞美、读经。与外邦人相比,他们外在的改变相对较小。
正因如此,无论在别人眼中还是在他们自己看来,这种改变可能不那么明显。他们从小模仿有信仰的人长大,到了十二三岁,会堂里的大多数朋友都受了洗或举行了坚信礼,他们可能也就随大流跟着做了。由于外在变化不大,与外邦人相比,他们是否在亲身遇见耶稣后真正与祂建立了属灵的交通,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。
尼哥底母是耶稣时代一个能很好地说明虔诚犹太人状况的例子。他是一位宗教领袖,每天祷告、研究并教导圣经。他对耶和华上帝有坚定的信心。
然而,他对耶稣感到好奇,因为耶稣拥有一些他所没有的东西,于是他在夜里来见耶稣。当耶稣向他解释圣灵的事时,这位受人尊敬的圣经学者完全无法理解。
约翰福音 3:10 “耶稣回答说:‘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,还不明白这事吗?’”
我初到纽约时,上过一所语言学校。班上有一位穆斯林女同学,总是戴着头巾,坐在前排,学习非常刻苦。她很聪明,是同学们经常请教的模范生。
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与穆斯林交谈,所以有一天我鼓起勇气问她:“你祷告的时候,和神有什么样的对话呢?” 我至今还记得她脸上的表情。她用一种看傻瓜的眼神看着我,说:“祷告不是那样的!”
对她而言,也对尼哥底母而言,上帝是高坐宝座之上的敬拜对象,而不是可以亲近、交谈的、有位格的存在。
圣经通过耶稣的一个比喻,向我们展示了法利赛人是如何祷告的。
路加福音 18:11-12 “法利赛人站着,自言自语地祷告说:‘神啊,我感谢你,我不像别人勒索、不义、奸淫,也不像这个税吏。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,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。’”
说实话,与当时法利赛人通常念诵的固定的、形式化的祷文相比,这个祷告已经相当自由了。然而,这个祷告有一个比内容更严重的问题。那会是什么呢?
通过看耶稣用来作对比并称赞的那个祷告,我们就能明白问题所在了。
路加福音 18:13 “那税吏远远地站着,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只捶着胸说:‘神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!’”
这个祷告仍然是向着天上的神,而且言语寥寥,几乎不像一个祷告。这充满叹息和悲伤的恳求,就像那个背叛父亲后又回头的浪子。但这个祷告与法利赛人的祷告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税吏因羞愧而不敢抬头,这表明他正在亲身面见上帝,就像面见一个人一样。而法利赛人的祷告,不过是在向一位上司汇报,夸耀自己如何遵守了规条。这就像提交一份单向的报告。
大多数人,甚至无神论者,在面临灾难等危机情况时,都会闭上眼睛,合起双手祷告。他们会寻求一位神。无论那个对象是真神还是偶像,对他们来说,他们的神是存在于他们之外的伟大存在。
然而,基督徒所说的“重生”,即从上头生的,意味着上帝来到基督徒的里面与他们同住。这意味着变得像上帝的儿子耶稣一样。因此,真正重生的基督徒的祷告与其它宗教信徒的祷告必然有巨大的差异。
再思考一下安提阿教会的犹太人在信主前后的变化,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在他们的祷告生活上。他们现在祷告时,就像与住在他们心里的主交谈一样,他们会与里面的主一同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生活。
对于犹太基督徒来说,虽然信仰生活的外在形式没有太大改变,但他们信仰的目的和对象变得清晰了。他们的敬拜不再是出于习惯,而是充满了从内心涌出的盼望和喜乐,因为他们爱上帝。
约翰福音 4:23 “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,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,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。”
主的话语应验了。这暗示了他们以前是如何敬拜的呢?他们岂不是只带着身体前来,只在行为上敬拜——在虚假和伪善中敬拜吗?
当他们沉浸在律法主义中时,他们越是热心,就越是空虚,而那种空虚最终只结出伪善和定罪的果子。但当他们开始用心灵和诚实敬拜时,真正的果子终于在里外都结了出来。
在安提阿的复兴期间,一定有圣灵明显的作为,比如医治。然而,使徒行传的记载完全没有提及这些属灵的恩赐或神迹奇事。相反,它只记录了圣灵的果子——“良善”。
在耶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,那位英雄是一个撒玛利亚人,是一个以色列人甚至不当作人看待的人。然而,他帮助了一个以色列人,把他从路上救起,带到客店,甚至预付了费用给店主,说:“你且照应他,此外所费用的,我回来必还你。”
这个人太好了,不是吗?耶稣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?因为主会被这样的事感动。这就是爱邻舍的意义。从属天生命而生的人就应该这样,主也希望看到这样。
加拉太书 5:22-23 “圣灵所结的果子,就是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节制。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。”
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节制。保罗是说,一个结出这样果子的人,他的生活就超越了律法的约束。
让我们看看紧随这段著名经文之后的经文。
加拉太书 5:24-26 “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。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,就当靠圣灵行事。不要贪图虚名,彼此惹气,互相嫉妒。”
保罗将魔鬼和罪的果子定义为邪情私欲,并警告说,它们会导致一种追求虚荣、惹动怒气和嫉妒的生活。保罗如此强烈地就圣灵的果子和肉体的果子向教会发出命令,这意味着这两者都不是自动发生的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选择决定了结果。
我们可以选择爱而不是嫉妒,选择忍耐而不是愤怒,选择良善而不是贪婪!我们能做到!他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做出那样的选择。我们里面有胜过罪的能力——那生命与我们同在!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爱而不是嫉妒!
巴拿巴和安提阿的基督徒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复兴,因为他们遵循了这条圣灵的道路。经上说,象征着祝福和保护的主的手与他们同在。
外邦基督徒会不断面临挑战,需要做出选择来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。然而,正因为那清晰的转变,胜利的喜悦对他们来说也更加巨大。
另一方面,对于犹太基督徒来说,除了与外邦人交往之外,外在并没有太大变化,不是吗?他们所面临的挑战,是那份诱惑——回到他们过去的方式,将上帝视为一个只在外部存在的绝对者,回到一种形式化的祷告生活,就像向老板提交遵守律法的报告一样,一种没有个人相遇的祷告生活。
因此,当他们的属灵长辈巴拿巴见到安提阿新信主的外邦和犹太门徒时,他给他们的劝勉就像一道命令。
23 “他到了那里,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,劝勉众人,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。”
“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!”巴拿巴的这句话,与耶稣所说的“常在我里面!”是同一个意思。新约圣经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命令和劝勉,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,即使是藉着圣灵重生的基督徒,也不会自动地靠圣灵行事。
然而,这也不是一个靠自己的力量与自己争战的克己过程。这就是为什么耶稣用枝子连于葡萄树的图像说:“要常连于我!”巴拿巴的鼓励也不是关乎“做什么”,而是关乎“常在”主里面。
约翰福音 15:5 “我是葡萄树,你们是枝子。常在我里面的,我也常在他里面,这人就多结果子;因为离了我,你们就不能做什么。”
他们为什么用这种表达方式?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到诱惑而飘走吗?因此,仅仅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身上,并与祂同在,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。只要做好这一点,我们就会成为好人,圣灵的果子也会丰盛地结出来。
无论你吃,无论你喝,无论你做什么,或者你是在安静地等候主的时机……只要你的心常在主里面,你就会结果子。因为你是一个基督徒,一个从属天生命新生的基督徒。
今天的经文还简要地记载了另一件成为人类历史重大转折点的事件:巴拿巴将保罗重新带回了事工。保罗,这位新约13卷书的作者,通过罗马书系统化了基督教教义,并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基督教的奠基人,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巴拿巴特意去寻找扫罗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为保罗也是一位来自希腊化犹太离散群体的、能说流利希腊语的人,并且是一位精通律法和圣经的法利赛人。但最重要的是,这显然是受圣灵引导的行动。
虽然圣经没有记录整个过程,但巴拿巴因为立定心志、恒久靠主,所以他听到并顺服了主去寻找隐居中的保罗的命令。他们两人立即开始在这间爆炸性增长的、犹太人与外邦人首次一同敬拜的教会中担任牧师进行教导。那间教会很快就成长到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其他教会,并成为一个成熟教会的典范,甚至差派它的主任牧师出去作宣教士。
虽然保罗当时实际上是一个逃亡者,但他也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,所以他能立即回应呼召。他正被预备成为最适合安提阿教会需要的牧师。
通过巴拿巴,主今天也对我们的教会说话。你们中间是否有人不熟悉教会文化,并且发现接受耶稣为主意味着一切都要改变?如果是这样,请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。这些改变现在可能看起来很沉重,但最终会成为你和你周围世界的祝福。
你是否一生都在教会里?请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。一股强有力的生命活水将流入你所有宗教性的行为中,使其开花并结出真正的果子。
当我们的目光注视着主,我们的心常在祂里面时……即使感觉多年来毫无动静,就像隐居中的保罗一样,圣灵美好的果子正在结出,他正为安提阿教会而被预备。
当你像巴拿巴一样,因突然而来的沉重责任而感到不知所措时,请立定心志,恒久靠主!你会找到主早已预备好的完美帮助者,就像保罗一样。
你也会听到主的声音在你内心温暖地回响。
约翰福音 15:9 “我爱你们,正如父爱我一样;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。”